Skull deformity knowledge
嬰兒顱骨畸形基本知識
正確認識嬰兒頭顱畸形
頭顱畸形也可稱為頭形異?;蛘叻Q為顱形異常,英文名叫作(deformational plagiocephaly,DP)指由顱骨受到外部力量引起的不對稱和扁平化,主要為嬰兒頭部形狀不對稱,表現為顱頂或頭顱高度與前后,左右,寬度不對稱,并伴有面部器官不對稱比如(兩只耳朵不對稱,雙眼不對稱)。
常見的嬰兒頭顱畸形
顱縫早閉也稱顱骨狹窄癥或狹顱癥,是一種顱骨先天發育障礙性疾病, 因其顱骨不能隨嬰兒生長發育而長大導致的顱骨變形和腦功能障礙, 表現為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后2到3個月,即可出現某條顱縫或多條顱縫過早閉合。 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大約為0.6‰。 常見的顱縫早閉主要分四類:矢狀縫早閉 額骨縫早閉 人字縫早閉 冠狀縫早閉。
1 后腦勺上方:如果是舟狀頭畸形,后腦勺上方是一個圓潤的狀態,如果是矢狀縫早閉導致的畸形,后腦勺的上方呈現一個扁平的狀態,且整個后腦會有凸起的現象
2 顱縫痕跡:如果用手摸可以感覺到,頭頂上的矢狀縫可能有凸起的情況,那么可能有矢狀縫早閉的情況發生。
3 矢狀縫早閉和舟狀頭畸形都會形成舟狀頭的癥狀
1 單側冠狀縫早閉比較容易判斷,它的臨床表現是單側前額部分會有塌陷的現象,同時它會導致眼睛的大小的變化,還有眉心的位置變化。
2 雙側冠狀縫早閉明顯特征是頭顱頂骨縱向拉長,且枕骨扁平,前額明顯凸起。
1 前額凸起:所導致的畸形最容易區分,它的臨床表現,也就是前額中間部位凸起。
2 三角形狀態:一種三角形的凸起狀態,眼睛聚中。
1 人字縫早閉:單側的后腦扁平右斜,耳朵往后移動,而不是向前移動。
2 斜頭畸形: 后腦偏的一側,對應同側的前額部分也就會向前凸起,同時耳朵前移,以及所以導致兩邊耳朵的不對稱。
● 不正常睡姿-局部受壓時間長
● 宮內受限體位,多胎中常見
● 產傷-出生時頭顱嚴重變形
● 頸椎畸形-局部頭顱受壓
● 早產兒頭顱較足月兒更軟
● 經常使用嬰兒車
● 家長不正確的長時間抱姿
● 發育滯后,易造成兒童產生心理障礙
● 斜頭畸形可以加重斜頸程度
● 可能造成斜視/視野狹窄
● 牙齒結構排列異常
● 改變整個頭腦顱骨結構
● 雙耳不對稱可能引起聽力平衡
● 面部不對稱-影響顏值
● 頭顱顱內壓增高導致頭痛/視力減退/視神經萎縮
● 精神錯亂、智力障礙
● 視力障礙、眼球突出
● 腦積水
● 呼吸道損害
● 身體發育滯后
● 3個月前少坐嬰兒車
● 嬰兒床墊使用棉材質
● 注意調整寶寶睡姿
● 多讓寶寶趴著玩耍
● 有斜頸的寶寶要多加強頸部按摩
● 多訓練寶寶抬頭
● 正確的抱姿
1 3個月內可以通過睡姿調整(向畸形另一側睡),平時注意抱姿和嬰兒床墊的材質,多練習TUMMY TIME。
TUMMY TIME直譯為肚肚時間,其實是一種讓寶寶趴在床上的俯臥訓練,即家長在寶寶清醒的狀態下,幫寶寶俯臥,腹部向下,肚肚著地,寶寶的雙臂彎曲放在胸下。Tummy Time對寶寶好處很多,其中最直觀的就是可鍛煉寶寶的肩頸部肌肉和腰腹部肌肉,利于寶寶身體發育;并且也可防治寶寶扁平頭。
美國兒科學會(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,下文都簡稱AAP)明確建議,寶寶在醒著的時候應該多些Tummy Time, AAP曾提出「Back to sleep, tummy to play」的口號,即「躺著睡覺趴著玩」,并出版了指導手冊,可見Tummy Time的重要性。
2 大于3個月的嬰兒建議先去醫院檢查,讓醫生給出評估結果,進行頭盔治療。
發現寶寶有顱縫早閉(骨性融合)的頭顱畸形特征,要及時去醫院,掛神經外科找醫生,拍X光片,或CT確診,如果確診顱縫早閉,需要進行手術。